提升部队编制人数的核心方法有两种:占领25级以上城市或通过统帅进修提升领导力。每占领一座25级以上城市可增加2个部队上限,而统帅进修需消耗大量资源,但能永久提升领导力属性,从而扩大部队规模。这两种方式需根据战局灵活选择,前者适合快速扩张阶段,后者适合资源储备充足的后期发展。资源调配时应优先保障军事基地和兵工厂的升级,确保新兵种解锁与装备供应效率。
提升部队编制的前提是确保资源生产与科技研发的同步推进。农场、铁矿、橡胶厂等资源建筑的等级直接影响兵力扩充速度,战时经济、钢铁熔炉等策略卡可短期内大幅提升产量。军事基地等级决定可组建的部队类型,兵工厂则负责生产对应装备,两者需保持协同升级。科技研发中优先提升弹道学、燃爆技术等军事科技,可显著增强单兵作战能力,间接优化编制效率。
军团系统对部队编制提升有协同效应。将个人城市改造为军团城市可获得高级军备支持,通过商业区贡献资源可加速军团城市建设。军团成员间可共享军需物资,实现资源互补。参与军团战不仅能获得额外奖励,还能通过战术配合验证部队编制合理性。建议定期与军团成员商讨闪电战、城市攻坚等战术,优化部队组合方式。
战场等级与部队编制存在动态平衡关系。提升战场等级可解锁更多部队编制栏位,但需通过主线任务和歼灭敌军积累经验值。初期建议以完成主线任务为主,其经验奖励占比高达60%。当部队数量接近上限时,应及时调整战略重心,将资源倾斜至统帅进修或城市占领。侦察机群应保持2000以上的常备数量,用于监控敌方动态并为扩张决策提供情报支持。
喀秋莎火箭炮、龙卷风自行火炮等高级兵种虽占用相同编制名额,但单位战斗力可达基础兵种的3-4倍。建议在军团城市建成后立即研发二级军备,通过射程奖章、攻速奖章等强化关键属性。防御战中可采取坦克+炮兵+歼击车的经典组合,攻城战则需配置攻城车与步兵单位,不同场景的差异化配置能最大化编制利用率。